河北斌泽养殖科技有限公司

专营室内立体养殖系统,养蟹箱,水处理设备,温控设备, 专利产品盗冒必究!

联系方式
全国服务热线:15188673013

电话:15188673013[微信同步]
电话:15188673012[微信同步]
电话:15188673093[微信同步]
电话:15188673019[微信同步]
地址:中国河北保定市天威西路

“活水”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,你真的了解吗?

2019-11-29 8:45:21

  水产养殖业的根本目的在于,在单位养殖水体内,以尽可能少的物质消耗,生产出尽可能多的、符合社会需要的、价值较高的安全水产品。但是,随着水产养殖水平的提高,大量饵料、肥料、渔药等物质投入,带来大量有机废物沉积或溶解于养殖水体中,造成大量“氧债”累积,有毒有害物质增加和溶解氧供求矛盾激化,限制水体养殖容量,加大了“浮头”、“泛塘”和水产病害风险。“活水”作为微速循环流动状态和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处于活跃状态的水,有利于消除有毒有害物质,增加水体溶解氧,是水产动物最为喜欢的生活环境,因此,“活水”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。

1、“活水”的科学内涵

从物理学角度,所谓“活水”是保持微速流动并带动其他物理变化的水体。这里的流动并非水平直线式的,既有水平流动,也有垂直流动,还有斜线流动;既有直线运动,也有曲线运动,还有循环运动。

从化学角度,所谓“活水”是持续进行化学反应的水体。即水中溶解的多种化学物质间相互作用,持续维持着化学反应过程。

从生物学角度,所谓“活水”是能够维持多种微生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生存并保持新陈代谢的水体。一是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(含浮游植物),即生产者。

“活水”的物理、化学和生物学过程是相互作用、相互影响的,是理、化、生复合交叉的综合过程。在“活水”系统中,生产者、消费者和分解者相互作用、相互依赖的生命过程,带动了水中溶解物(含氧气)、水体颜色和透明度的物理变化和水体与周边环境的物质交换,又影响了水体中化学反应的内容、过程、速度和酸碱平衡。

2、“活水”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价值

水体溶解氧是养殖水质的核心指标,溶解氧水平高低是养殖水质好坏的主要标志。在常态下,养殖水体中溶解氧贮存量大小决定了水体养殖容量和抵御“浮头、泛塘”风险的能力,决定了水产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高低。

2.1.“活水”扩大了养殖空间

氧气作为气体状态的物质,比重远小于水,氧气和水的比重差异决定了“氧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”因此,一般晴日在静态养殖水体中,水中溶解氧主要分布在水体中上层。另一方面,在水产养殖季节,养殖水体的透明度较低,水生植物(含浮游植物)的光合作用只是在水体上层进行,产生的氧气也主要停留在水体中上层。“活水”的运送作用,将这些水体中上层的溶解氧运送到水体的全水层、全方位,水产动物便可以便可全水体栖息、摄食和生长,从而使水体养殖空间扩大了1/3至1倍以上,显著提高了水体养殖容量。

2.2.“活水”延伸了养殖时间

阴雨天光照弱、溶解氧来源少,水产动物或停止摄食或降低摄食量,严重影响生长。在高产水体养殖后期,由于水产品存塘量高,投喂量大,到后半夜或凌晨,养殖水体贮存的溶解氧已消耗殆尽,处于缺氧或低氧状态。据有关资料,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天约占全年总天数的35%左右。而水产养殖季节后半期(8~10月),高产养殖水体后半夜至清晨的低溶解氧历时约5小时,约为全天的20%左右,以全生产期计算,约占10%左右。以上两项合计,并去除阴雨天夜间重叠部分,在养殖季节约有40%左右的时间不宜水产动物摄食生长。“活水”可实现养殖水体全时段、全天候养殖,延伸了上述40%左右的养殖时间。首先,“活水”扩大了水体溶解氧来源。“活水”促进了空气与水体的相互作用,促进氧气向水体中溶解,具有一定的增氧作用;同时“活水”有利于提高养殖水体有机物降解效率,促进无机营养盐释放,在化解“氧债”的同时,实现了“均衡施肥”,同时,还将有机物及时转化为碳源(CO2)碳氮比(C/N),有利于提高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,增加了水体溶解氧产生量。其次,“活水”增加了水体溶解氧的库存量。“活水”的运送扩散作用,在将水体底层“氧债”及时偿还的同时,又使晴日光合作用产生的溶解氧不仅贮存在水体中上层,而且运送贮存到水体下层和底层,使养殖水体溶解氧库存量比一般养殖水体增加了50%以上。第三,“活水”减少了溶解氧浪费。在正常天气状况下,“活水”可以使养殖水体在夜间至凌晨也能保持较高的溶解氧水平,让水产动物也能在这段时间正常摄食和生长。即便是阴雨天气,由于没有“氧债”积累,养殖水体贮存的溶解氧仍能在1~2个阴雨天使养殖水体维持较高的溶氧水平,从而使水产养殖动物不仅在白天正常摄食生长,而且在夜间和较短的阴雨天期间也能保持正常摄食生长,延伸了水产养殖时间,“活水”养殖使水产动物在同样养殖天数内增加了约40%的摄食生长时间,有利于提高水产品养成规格和养殖产量。

2.3.“活水”提高了饲料效率

水产养殖饲料利用效率与养殖水体溶解氧水平密切相关,养殖水体溶解氧水平对促进水产动物摄食,提高饲料利用率,加速水产动物生长具有极为显著的影响。有研究表明,当水中溶氧量长期处于1~3mg/L时,鱼类很少摄食,生长基本停止。当水中溶氧由3mg/降低到4mg/L时,鱼类饵料消耗减少一半;当水中溶氧达4.5mg/L以上时,鱼虾食欲明显增强;当水中溶氧达5mg/L以上时,饵料系数为最低值。当水体溶氧由4mg/L提高到7mg/L时,鱼类生长速度提高了20%~30%,而饵料系数降低了30%~50%。

2.4.“活水”提升了抗病能力

中国传统水产养殖在强调“养鱼先养水”,“养水”应做到“肥、活、嫩、爽”,尤其强调水质要“活”。而“活水”正是一切水生动物所喜欢栖息的生活环境,在自然“活水”中,人们难以发现水产动物染上病害。这是由于水产动物病原体不适宜在“活水”环境生存和繁衍,而水产动物在“活水”状态下新陈代谢最为旺盛状态,即便存在病原体,这些健康的水产动物也不易被其侵袭而染病。而当鱼类长期处于溶氧1~3mg/L时,基本停止摄食,生长速度减慢,抗病能力下降,易发生鱼病和死亡。

2.5.“活水”改善了水产品风味和安全性

水产品价格除因品种差异外,主要由其风味和安全性决定。首先是安全性。水产品安全性直接关系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国家禁止一切药物残留超标的水产品上市销售,所以,水产品安全性是其能否 上市销售的基本前提,也是 消费者对水产品 的第一选 项, 因此 有机水产 品销售价格往往远高于一 般水产品。

2.6.“活水”降低了养殖风险

水产养殖最大风险来自于“氧债”。突发性的寒潮、台风和雷阵雨等天气,使养殖水体上下水层快速对流,带来长期积累在水体底部的大量“氧债”快速偿还,使养殖水体中溶解氧在短时间内消耗殆尽,带来水产动物“浮头”、“泛塘”而大批量死亡。因此,养殖水体“氧债”在自然状态下的偿还过程具有突然性和爆发性,并且,“氧债”偿还主要发生于深夜至凌晨和阴雨天,尤其是雷阵雨等强对流天气后,往往难以及时发现,使“氧债”形成的风险具有隐蔽性,造成的危害具有突发性。重要的是,“活水”养殖水体持续保持微速循环流水状态能带动池底沉积有机物降解,消除“氧债”隐患,并从而源源不断为浮游植物供给配比合理、数量稳定的养分和碳源(CO2),使整个养殖周期水体中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较为稳定。避免了因养分和碳源供给不及时带来浮游植物衰减或死亡,造成藻相突变甚至“倒藻”,引发水产动物发病或“泛塘”死虾。